关灯
护眼

87 章 百闻不如一见,张羽的赞叹

    因为羽林军里的激烈争论,小凡忍不住把争执向张羽说了一声。

    收到婚庆小凡的微讯,张羽挺诧异。

    双方加好友,除了过年对方问好祝福外,平时都不发消息。

    毕竟两人的认识属于机缘巧合,除了老乡关系,并无多深交情。

    何况还是在羽林军的小组里,那里面几乎都是他的粉丝,怎么会吵起来呢?

    刚刚回到酒店的张羽,靠在床头。

    然后上网搜了一下大象台元宵奇妙夜。

    “博物馆元宵奇妙夜,我来看看。”

    视频开头,是都市夜景,然后切换到现代化的摩天大厦,镜头转进到了博物馆内。

    青铜尊、陶俑,闭馆之后,陶俑醒来。

    有点意思啊。

    张羽不自觉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聚精会神。

    空旷的博物馆内,一位安保人员坐在台阶上,吹响了白色的骨笛。

    弹幕上介绍了骨笛的来历,这把笛子正是大夏的贾湖骨笛。

    它出土于大象省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的新时期时代,是国内最早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厉害呀,就这把笛子,逼格瞬间就上升了无数个层次。”

    这一刻,作为观众,张羽内心的骄傲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大夏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明而无比自豪。

    我骄傲!

    骨笛吹响后,“唐宫小姐姐”就复活了,然后开始在博物院里面四处去游览去寻找。

    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宝贝,她们那些可爱俏皮的动作,显得诙谐幽默。

    这些珍贵的文物,有人们比较熟悉的唐三彩,也有大家不熟悉的武瞾除罪金简,与国宝级的莲鹤方壶。

    四象图壁画,与敲响的编钟,悄无声息地展示了煌煌大夏的数千年古韵。

    “这段场景切换,故事和节目都有关联,设计巧妙啊,看得出花了心思。”

    即使拿着手机,张羽忍不住拍手叫好。

    看的目不转睛。

    生怕遗漏一丝。

    “什么叫做文化自信,这特么就是文化自信。”

    整个开场,没有啰里啰嗦地絮叨,没有慷慨激昂的打鸡血,就是用一种平淡的打开方式。

    带着观众去领略大夏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

    简单的背景音,铺开一幅华丽而辉煌的壮阔史诗。

    与其他各家电视台的晚会一比,高下立判。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哪个更用心,哪个更好。

    可惜这次成为了比较的背景板,让张羽忽然有点不习惯。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沦落为背景板。

    “强,无敌了!”

    不是我军无能,只是对手太强大。

    光是开幕一曲,就奠定了整个节目的基调。

    绝对差不了。

    然而张羽输的心服口服。

    最近两个月他太顺了。

    不仅重新翻红,一曲《月亮之上》狂销六千万。

    顺风顺水,成为准一线艺人,更有人视他为新的顶流小鲜肉。

    如今遇到一个奇妙夜,让他膨胀的心冷静许多。

    “流量看起来势不可挡,但关键还是内容,必须要有优质内容,你才能成为爆款。”

    就像奇妙夜似的,只要节目足够好,网上就会有自来水主动帮忙宣传。

    起初看到有人说自己的歌不行,张羽觉得不服气。

    等看完奇妙夜,他心悦诚服。

    尤其在“奇妙”两个字上,看得出来导演组花费了许多心思。

    比如《莲鹤方壶》那个节目,小姐姐们在文物的前面说“你能带我们飞吗”,莲鹤方壶上面的鹤说“好吧,走起”。

    然后就绕着整个博物馆飞过,之后穿进了演播室,在虚拟呈现的场景里面,飞到了歌手的身边,然后歌手就开始演唱这首原创歌曲。

    这是通过现代歌手与唐宫少女隔代相望实现古今转场。

    再比如由仙鹤飞舞之悬念,带到《莲鹤方壶》的演唱。

    清明上河图园的转场,也是莲鹤方壶的鹤叼着那卷清明上河图,落在了小姐姐们的手里面。

    她们魔法的小手一点,就又入了画,在清明上河图里面,她们又跟实景的清明上河园做了一个对接。

    还有观星台,小姐姐们在里面来回穿梭,看到了一个时刻的壁画,她用手触碰,就点亮了博物院里面的观星台模型。

    模型一闪,就看到了在观星台录制的武术节目等等。

    类似这样移步换景,换景换情的节目串联,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关联细节,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集纪录片之长与电影运镜之美,剧情连贯紧凑且不生硬,好似在看一幕完整的影视作品。

    完全感受不到每一个节目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像是置身一场贯穿古今的大戏。

    许多人自发地二刷三刷,就为了把这细节中的东西抠出来,反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