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章 长河钓鳜鱼

    凌晨12点。

    二人挖了半桶泥鳅。

    幸运的是。

    虽然今天晚上前半夜的月光被乌云遮盖了。

    而如今的月光却有些皎洁。

    “我们现在去哪里钓鱼?”

    “去长河吧!”

    牛大力有些困惑。

    “去长河?”

    “旁边就是长江,江里的鱼肯定大!”

    “咱为啥不去江里钓?”

    周晓治冲着牛大力笑了笑。

    当然,这个年代的确可以在江里钓鱼。

    而且还不会有人说什么。

    但他毕竟是重生者。

    他知道一个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长江必须要大保护。

    才能让子孙后代看到没有被污染的滚滚江涛。

    “长河的鱼也不少,再说,这大半夜的去江里钓鱼,有些危险。”

    “行吧,那你现在可以告诉我钓什么鱼了吗?”

    周晓治神秘一笑:

    “当然是钓最贵的鱼了。”

    “你说的难不成是鳜鱼?”牛大力也不傻,一下子就猜出了周晓治要钓的鱼种。

    进入80年代之后,市场价格逐渐放开搞活。

    鱼也是其中的一大流通品。

    一般鱼类,一块钱一斤。

    和猪肉价格差不多。

    江汉一带比较有名的武昌鱼,也才卖到1块3毛6一斤。

    鳝鱼1块5一斤。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了。

    那为啥不搞鳝鱼?

    不得不说,鳝鱼可不像那些小说里说的,谁都可以搞到!

    而且,作为重生者。

    别人都喜欢搞鳝鱼,你也搞鳝鱼。

    是不是很没有逼格?

    三斤以上个头的草鱼,也仅仅只卖1块4分钱一斤。

    鲫鱼,8毛4分钱一斤。

    即便是如今被人们抬上神坛的刀鱼。

    价格和草鱼是一样的。

    但鳜鱼就不同了。

    单价达到两块钱一斤!

    自古以来。

    鳜鱼一直就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淡水名贵鱼类。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说的就是它。

    鳜鱼肉质鲜美,无肌间刺。

    清蒸也不费油。

    深受大家喜爱。

    但这货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不好进行人工繁殖。

    至少在这个年代,是这样的。

    据周晓治回忆。

    直到70年代末,专家才突破了鳜鱼人工繁殖技术。

    80年代中期,才在南海、顺德一带开展鳜鱼人工养殖试点。

    所以,这个年代市场上卖的鳜鱼,基本上都是天然捕捞而来。

    但捕捞鳜鱼有很大难度。

    它们特别喜欢待在石头缝里。

    即便出来觅食。

    也是行踪不定的。

    说话间,二人已经来到了长河岸边。

    周晓治二话不说,拿起一个西葫芦瓢,从桶里把泥鳅挖出来一些。

    然后就开始往水里撒。

    “你这是?”牛大力不解道。

    “打窝。”

    牛大力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还能用这玩意打窝子?”

    “泥鳅不跑吗?”

    周晓治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这泥鳅还真不跑,它们就在附近活动!”

    周晓治拿起一块破抹布包住一条泥鳅,防止泥鳅打滑。

    然后他又拿起鱼钩,从泥鳅的背上穿过。

    “穿泥鳅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从它的脊背上方穿过,这样泥鳅不仅跑不掉,还能保持它的活性!”

    “泥鳅会在水里以风骚的泳姿游来游去,吸引鳜鱼的注意!”

    周晓治抬头看了看天色,继续说道:

    “这个时间点,也是鳜鱼出来觅食的窗口期。”

    周晓治一边整理线组,一边又在钩子的上方20厘米处,绑住了一颗小石头。

    类似于后世钓鱼的滑铅。

    但现在可没有那个条件。

    “绑住这个小石子,我们可以把线组抛的稍微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