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 撕胶带撕出来的诺奖

    “所以同样是碳,结构不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物质会完全不同。大家知道了这个概念,我就要讲石墨了。”

    “石墨也是碳原子构成,它的结构很不同。石墨是分层的,每一层碳原子结构是正六边形这样的一个结构。我们看到的石墨,是很多层,一层一层堆积起来的。”

    “同一层内,两个原子靠化学键作用连接在一起,所以比较坚固。但是层与层之间,是没有化学键链接的,它们是靠分子的范德华力作用联合在一起的。所以两层之间,是可以相互滑动的,就像是一叠a4纸。”www.bǐqυgetν.℃ǒm

    “而我发现的石墨烯,简单来说,就是单层石墨。”

    陈申说的这些,在座领域内专家学者,看过陈申发表的论文,都是明白的,再说一遍,那是给不懂的人听的。

    白发苍苍的蓝鲸大学吕教授,接着问道:“陈同学,你是如何发现这种材料的呢?”

    “运气吧。”

    听到靠运气,台下记者们,无不竖起了自己的耳朵。

    陈申也没办法,只能说靠运气,难道说他是知道结果,有了目标再去发现的?

    “石墨来源很简单,我们常用的铅笔,里面其实不是铅,就是石墨。我剥离单层石墨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撕胶带。”

    “撕胶带?”

    吕教授很适合做捧哏,这些在论文学术报告中都有写,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当然,这些都是事先说好的,就为了这个场合。

    “对,撕胶带,就我们平时作业写错了,用胶带粘上写错的字,然后一撕,就可以重新写了。我的方法和这个差不太多,将一些石墨放在胶带上,然后一粘一撕,一直重复这个工作,撕了很多很多次。”

    “前面我说过,石墨是一层层的结构,靠着这个办法,最终发现了单层的石墨。”

    听到这里,记者们双目放光,照相机的咔嚓声再次响起。

    这才是他们想要听到的东西,明天的头版头条有了!

    撕胶带撕出来的诺贝尔奖!

    接下去,吕教授又问了些陈申实验研究数据上的事情,就是往陈申曾经借用了蓝鲸大学实验室这方面引。

    陈申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说了,并且感谢蓝鲸大学对科研上的支持,对哪怕他一个初中生要做科研的包容,说的吕教授眉开眼笑的。

    继续回答了几个专家教授的问题,陈申的问答环节就算是结束了。

    这里已经说好了,只能由专家教授们询问陈申问题,可轮不到记者提问诺奖得主。这是对陈申的保护,怕他年纪轻,镇不住场面。

    但陈申的表现很好,很沉稳,倒是让人意想不到。

    到这还没完,总不能不让记者问问题吧,这些问题,就由在座的专家教授来解释了,也让他们露一露脸。

    人民日报记者率先提问。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这个材料一经发现,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

    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相视一眼,最后还是由国大王院士解释。

    “这是因为,它是一个二维材料,是一个平面的结构,一个单原子层,就像前面陈同学所讲的,它的碳结构就是一大堆正六边形。”

    “在陈同学发现它之前,传统科学理论认为,二维材料是不应该存在的,是因为热的涨落会造成破坏这个结构,但石墨烯,两个原子之间作用力非常强,所以它不但可以存在,还非常稳定,直接打破了物理学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