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章 会试

    大邺的会试时间定在二月十二日到二月十四日,学子们要在贡院里面呆三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考官们加班加点一般半个月便可放榜,录入贡士的名单会张贴于礼部外。朝廷已经发布了主考一名,副考两名,协考八名,这也是之后的阅卷团队。

    与往年不同是,这次的会试有太子参与。

    皇上这是有意锻炼太子,更是让太子培养自己的班子。

    关于考试的规定,选哪个为主考官,这些都是举子们最为关心的。听说这次圣上选定的主考官是礼部尚书裴怀景,另外圣上叫太子协同裴怀景做副考官,有太子的参与,礼部尚书无论如何也不敢越到太子头上,实际上主考便成了两位。

    礼部尚书裴怀景年逾六十,成名多年,写了很多书,是一方大儒。考生可以迎合着他的喜好来写。对于太子,谁知道他是什么口味?一众举子都很忐忑,这次的会试变数很大。

    考试前一天,周宁便不再读书了,她要养精蓄锐。

    饭后周宁正在院子里修剪枝桠,王爷身边的小厮来请他,叫他去前院的大书房说话,是关于会试的,二叔也在,让他务必要过去。

    周宁到的时候,周毅在和二叔下棋,长辈对弈,她只能站在边上等着。周毅明显不敌二叔,不一会便败下阵来。

    “宁儿来了,”周毅跟儿子打招呼。

    “父王,二叔安好。”周宁恭敬地拱手道。

    周毅忙叫周宁坐下,二叔看着周宁:“我听说这届会试由太子监考……你可知道太子的喜好?”

    周宁疑惑,二叔不会平白地问她这些话。怎么,难不成他知道太子的喜欢?周宁抬起头,二叔三品大元手握实权,难道已经被太子拉拢过去了?

    “太子从小由陛下带在身边亲自教养,所以生性仁慈,政治清明,宽容博济。你答题的时候记得不可太尖锐。”周天行缓缓叮嘱侄子。

    周宁应下,疑惑地道:“二叔,您是如何知道这个的?您是太子的人吗?”周宁心想最后登上皇位的可不是太子呀。

    “皇上重视太子,若不出意外太子将会继承大统。我们周家目前虽没有站队,但不与任一派交恶。形式所迫,保不齐后面要站队,。”

    二叔是个聪明人。

    走之前,逍遥王给周宁一小瓶花重金购买薄荷膏,让他打瞌睡的时候,涂一点在太阳穴两侧。

    二月天里考试冷,但朝廷考试不得穿棉衣,怕夹带作弊。有钱人家多用兔绒亦或更好的貂皮,这样在里面冻不坏。每到这时候京中貂皮就大涨,穷举子弄不得貂皮也想办法弄来兔绒的御寒,否则冻伤就得不偿失。

    二月十二,卯时刚到天还漆黑,王府的下人就起来烧水整理,一刻钟之后周宁一家四口就做上了前往贡院的马车。

    路边的店铺竟全部开了,卖馄饨的卖面条的,甚至卖糕点的笔墨的。一路沿街叫卖,举子们三五成群赶赴考场,虽然天还是一片漆黑,但去往贡院的路上已经照得明亮,也非常的热闹。

    等到了贡院,贡院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等着搜身检查。周宁忙提着考篮下马车。

    “宁弟!你也刚到,快过来。”李元刚在队伍后面站定就看见周宁提着考篮下马车。

    周宁也看到李元,连忙提着考篮过来了。

    俩人默默的排着队,等待检查。

    官兵检查虽然仔细,但也不会让你脱光,毕竟这些里面有未来的进士老爷,不好太动手,最后还是要留一件贴身的,一摸没有问题就放行。周宁能顺利通过搜身还是靠奶妈手巧所制的护具。

    周宁提着考篮跨进贡院,贡院去年刚翻修过,翻新过的贡院很气派。走了片刻看到“龙门”,取鲤鱼跳龙门之意。两侧过夹道就是一排排的号舍,非常狭窄,里头放了两个长木板,合起来当床,拆开可以当桌子。周宁进了号舍之后门便关上了。她先坐下来点了油灯,再把东西一一放好。

    外面的天还没亮,毕竟是初春。左邻右舍都很安静,没半点声音。周宁有点紧张,狭窄的空间让人心跳加快。等了好一会儿,卷子和草纸才从小窗里递了进来,周宁缓缓展开卷子,当年高考看题的心情似乎又重现了。拿起笔,蘸着墨水开始作答。

    为了防止作弊,会试三天都得在贡院过。午饭是两个白馒头搭两个鸡蛋,考生自带腌菜,熏肉之类。热水随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