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4 孙温巧遇

    朝廷拿出了策略,底下则靠京兆尹的多方努力。没过多久,带头滋事的几个人就被揪了出来严加惩办,再加上户部发放了钱粮,流民们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便纷纷停止了闹事。虽还有一批心怀不轨的“阴谋者”在继续挑弄是非,但终归是极小的一股势力而已。

    因又听说附近有些地方已经降下大雨,及时缓解了旱情,所以,盘踞在京城的流民开始一点一点地减少。

    不过,没有下雨的京城依旧越来越闷。

    礼部拟定了一份关于接待漠南使节的单子,以往是要交由丞相过目的,但如今没了丞相,便只得直接呈给敏彦。

    礼部尚书辛非自知会被女帝记仇,正在礼部的院子里拿着烫手山芋犯愁,一见到刚从隔壁出来的孙歆,他计上心来,眯着眼睛笑了好久,然后乐呵呵地将一本厚厚的奏折塞给了孙歆:“孙大人,有劳了。”

    孙歆愣了愣,僵硬地接过了奏折,牙齿咬得咯吱响:“辛大人,您真的想害死下官么?这种事情本该您去,若下官再帮您,恐怕就要一路跪到明早的朝会了。”

    辛非桀桀地笑着,拍着孙歆的肩膀,貌似语重心长:“年轻人啊,要多在陛下面前表现表现,才能有出头之日。我这不也是给你制造机会么?去吧!”

    孙歆无奈地叹口气:辛大人又不是不知道自己与女帝的关系如何,况且,温颜也回宫了,他最近实在不想踏入内廷半步。

    算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礼部侍郎孙歆最后还是捏紧了奏折,用这句人尽皆知的谚语劝说着自己。他转身出门,往内廷走去。

    一迈进熙政殿外院,孙歆迎面就碰上了目前他最不想见的人之一:温颜。

    温颜一手握了卷有些老旧的书,一手随意地托了一盅茶,慢慢地从右面拐了出来,直往熙政殿主殿而去。茶香醇厚,孙歆隔着很远就闻到了,那分明就是当日敏彦赐茶时,福公公端给他的那种。

    孙歆发愣,捏紧了手里的奏折,一时竟不知自己心中有何感想。但不等他理清好思绪,温颜就已同福公公互相点了点头,接着,他的身影没入了主殿,殿门“咯啪”一声关紧,惊醒了尚在游神的孙歆。

    孙歆自嘲地笑了笑,继续朝前走,正撩起衣服下摆,准备登上台阶再请门外候着的福公公帮忙通报一下,温颜却又两手空空地出了主殿。

    两人就这样一个悠然地站于殿门外、一个静默地立在“半山腰”,面对面地撞头了。他们中间仅隔了几级台阶。

    福公公一探头就看见了孙歆,于是连忙推开了殿门,进去传报。

    孙歆走完最后几步,与温颜并排杵在殿门外,率先发话:“温大人回京路上还算平安?”

    温颜展颜一笑,柔和道:“托孙大人的福,还好。”

    孙歆觉得尽管他们之间已经没话可说,可此时却又该说些什么,他颇踌躇了一番,视线避开了温颜,看着他身后的一根盘龙柱子,未几,又将目光定在了温颜身上。

    “温大人方才的茶,是为陛下泡的?”孙歆终于还是没忍住。

    高深地瞥了孙歆一眼之后,温颜垂眸,缓缓道:“正是。据说是今年新来的贡茶。”

    “那大人可知……”

    孙歆的话还没问完,福公公的声音就传了出来:“孙大人,陛下召您进殿。”

    “……有劳福公公了。”孙歆下颌绷紧,随即便对温颜说了句“失陪”,又整了一下衣服,这才进殿面圣。

    温颜的眼眸一直垂着,直到孙歆进殿了,他才慢慢地转身离去。

    两个选择了不一条道路的人碰了面,确实无话可说。他们一个是朝中栋梁,一个……温颜低了低头,抿嘴嘲讽似的轻笑几声,他不过是女帝身边的男宠罢了——而且还是没有名分更没有亲密关系的那种。

    孙歆进殿的时候,敏彦的心情尚可。她似喜非喜地端着个白瓷茶盅,默默地盯着底部那朵灵动的盛开莲花。这只杯子是几年前如意送给她的生辰礼物,虽然做工不是顶好的,但她就是贪看杯底那一注入茶水便会浮现出来的浅灰色莲花。

    敏彦余光瞟见孙歆一板一眼地行着礼,遂放下茶盅,“有事?”

    不知磨练了多久才能让这个脖子极硬的孙歆心甘情愿地下跪磕头,敏彦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本事。毕竟,一个帝王若是不能让臣子低头,那不论男女,都是失败的君主。

    孙歆奉上了奏折:“礼部呈上。”然后,他简短地总结了一下其中内容以及重要性。

    敏彦看都不看,“交由乐平、如意二人审评即可。”

    孙歆对着膝盖前方的地面皱眉:“乐平大人乃是吏部尚书,如意殿下掌管户部,怎能将漠南使节到京的安排轻易送达此二部!陛下这么做,究竟是要置我们礼部于何等地位?!”

    敏彦这才抬头正眼瞧了瞧孙歆,她冷笑道:“朕的安排,几时还需一个小小侍郎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