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九章 矫诏天下,废黜天子!


    “只能去了,你和刘先琦尽快联络萧将军回京,长安,要乱了。”大理寺卿袁枚叹气道。

    “保重,父亲。”

    “他们不敢把为父怎么样的。”

    ....

    “浩然,这该怎么办?”

    蔡庆书与萧正在早朝的路上商议对策。

    “我也没什么办法,如今我不过是一个礼部侍郎,只能等我儿回来了。”萧正摇摇头,表示自己束手无策。

    “唉,这朝堂怎么会变成这样啊!”蔡庆书叹气道。

    ........

    大明宫

    年仅五岁的太子坐在原本昭宗坐的龙椅上,整个人显得惶恐不安,不敢说话。

    刘季述站在太子旁边,手上是一份圣旨,

    “太后有旨,皇上沉湎酒色,听倍馋言,肆意胡闹,随便杀人,大逆不道...........自知罪恶深重,遂传位于太子,请百官署名签字。”

    朝堂顿时变得沸沸扬扬,议论声四起。

    “怎么回事?”

    “不知道啊。前几日陛下不还好好的吗?”

    “我看是这宦官宫变,想挟持幼帝,掌控朝政啊。”

    “可能是了。”

    “对。”

    大部分人无动于衷,甚至还有人欢喜,悲愤的人了了无几,只有少数几人。

    .......

    刘季述见此,不禁冷笑,暗道:一群屈膝之徒罢了。

    继而发布第二道圣旨。

    “睦王李倚,私下强jiān民女,与朱贼通书信来往,视为谋逆,废为庶人,赐棍杖八十。萧正暗自结党营私,仍不悔改,废除礼部侍郎一职,贬京兆府县令。陈景先贪污受贿一万银两,风气不正,贬为太常丞。贺知询为官轻佻,与萧正结党,视为不正,贬秘书丞.........”

    “右仆射董阶为官清廉,名望有佳,封开阳郡公,同平章事徐启年忠于国事数载,百姓称道,封平安县公............”

    这出圣旨念的是令人膛目结舌,只要是跟皇帝亲近的,或者是忠于大唐的人,全部贬官,并且贬的理由都是虚造,升官的理由也都是如此,阉党的人大部分都升了官,如此收拢人心之举,令许多忠于皇帝的大臣敢怒不敢言。

    陈景先,萧正,贺知询,蔡庆书等人也沉默了,不是他们不想出言反驳,而是因为没有任何意义,饱经官场的他们已经清楚,宦官已经掌控了朝政。

    “诸位大臣,可有异议啊?”刘季述将两则圣旨念完,不禁口干舌燥。

    “我有异议,为何让位陛下亲自不来?皇后也不来?”一名年轻的官员十分愤怒的神情,大声道。

    “哦?陛下和皇后娘娘身体不适,未能来早朝,好了,还有什么异议?”刘季述深深的看了这个官员一眼,眼神中露出危险的目光。

    “臣等无异议。”

    “臣等无异议。”

    “臣等无异议。”

    投靠阉党的二十余人纷纷跪下道。

    “我不信,陛下怎会无故杀人?一定是你们篡上谋逆,我要见皇上!!!”那名年轻官员站起身,举臂高呼。

    “这就是圣旨,你敢不遵从?”刘季述冷笑道。

    “狗贼,宦官当道,我辈岂能袖手旁观!!!”年轻官员上前怒吼道。

    但是朝廷上没有一人响应。

    萧正眼眶欲裂,满腔悲愤。

    萧正本想起身,却被蔡庆书拉出,他向萧正摇摇头,眼神示意大殿两排的持刀禁军。

    “来人!此人对圣旨不敬,将这个人拖出鞭杖八十。”刘季述道。

    话音刚落,两名禁军将这名年轻官员拖了下去。

    “放开我!!!放开我!!!朝廷无人啊!!!朝廷无人啊!!!”

    那年轻官员被夹着手,还疯狂大喊:

    “大唐亡了!!!大唐亡了!!!”

    鞭杖八十怕是连命都没有了。

    “臣等无异议。”

    “臣等无异议。”

    “臣等无异议。”

    最后一批大臣不得不妥协。

    “很好,明日就是太子登基之日。”刘季述满意的点点头,大声宣布道。

    ………………………

    向英雄致敬,向逝者节哀。

    走好,那里有什么风雨无阻,只不过是有你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