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9章 079

    距卯时整还差两刻多钟,大臣们在宫门口排好队,等着上朝。

    因为兴德帝给的两日之期已到,因此蒋钰把毛青云也给带了过来。

    毛青云穿着一身白色的囚衣,被大理寺的两个衙役一左一右看守着。囚衣单薄,秋风一吹,毛青云忍不住咳了起来。

    不少大臣闻声忍不住偷偷望了过去,不过短短两日,毛青云就由高高在上的二品大员沦为了阶下囚,再无从前的威风,甚至有些落魄狼狈。以前打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乱蓬蓬的,囚衣上有些脏脏的印子,两只手腕和脚踝都戴着沉重的镣铐,只要一走动就会发出哗哗的摩擦声。

    看到他的变化,不少大臣心里都很唏嘘。

    但没人敢动,因为不少人都清楚,只怕蒋钰已经查实了毛青云的罪名,因此才敢这么对他,否则哪怕蒋钰再不会做人,也不可能对毛青云如此不客气。

    怕被牵连,这时候谁还敢跟毛青云走得太近。

    最后还是上了年纪的一个老臣有些不忍心,让随从去马车中取出他备用的披风送给毛青云御寒。

    听到这话,谁知毛青云竟说“多谢闵大人好意,只是您的马车比较远,要上朝了,就不麻烦您了。武亲王马车较近,能否麻烦武亲王殿下借一件披风给臣御寒?”

    听到这话,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诧异的神色,目光在武亲王和毛青云之间梭巡。

    毛青云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为何偏偏要借武亲王的披风?莫不是这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不会吧,武亲王才回京多久啊!

    已经准备跟毛青云划清界限的武亲王心里很不爽,但都被毛青云点了名,碍于情面,他也不好拒绝,只能交代随从去车里取件披风过来。

    随从将披风取了下来,正准备拿过去给毛青云,却又听毛青云幽幽地说“福泉村,九百口……”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大家都当毛青云是受刺激太大,脑子有些不清醒了,在胡言乱语。没人注意到,武亲王听到这几个字,骤然脸色大变,瞳孔剧烈地收缩,然后站了出来,径自接过随从手里的披风,走向毛青云。

    “毛尚书别被冻坏了。”他用轻快地语气说着关心的话,可眼底一片寒意。

    毛青云本是随口一试,不料武亲王反应这么大,还改了主意要亲自给他送披风。他当即意识到,那张没头没尾的纸条上的信息极为重要,就是武亲王的软肋。虽然不知道对方打的什么主意,对方也很可能没安好心,只是想利用他,但毛青云如今这状况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武亲王就是他最重要的一根救命稻草。

    “多谢武亲王殿下关心。”毛青云边说边悄悄观察武亲王的神色。

    武亲王走近,抬手亲自给毛青云披上披风。

    两人离得极近,目光在半空中交汇,晦暗、幽深,宛如火星相撞,随即又飞快地分开了。

    趁着武亲王弯腰给他披上披风的那一刻,毛青云飞快地小声说道“殿下救我!”

    武亲王没作声,系好了披风,站直身,二人的目光再次相撞,武亲王从中读出了毛青云的要挟,扯了扯嘴角,轻轻拍了拍毛青云的肩“毛尚书可要多保重啊!”

    “多谢武亲王殿下关心!”毛青云从善如流地说道。

    两人说话聊天都极为客气有礼,完全没人猜到,就在刚才,毛青云竟威胁了武亲王。

    武亲王回到队伍中,城楼上的钟声响起,宫门开了,大臣们鱼贯而入,进朝阳殿参加早朝。

    早朝先议了几件事,随后兴德帝问起了蒋钰“蒋爱卿,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蒋钰站了出来“回陛下,臣已将常星河的账册上的账目都核查了一遍,并找到了当时经手接洽这些账目的相关人员一一盘问,现已查证,从兴德十九年至今,有十八笔账目存在着贪腐现象,其中八笔由毛青云亲自批复,所涉及的银子高达三百二十万两,毛尚书在其中贪污挪用银子达三十四万两。此外,还有些账目因为年代久远,涉及此账目的人员或是远调出京,又或是已经过世,暂时无从查证!”

    “这是微臣查到的物证,相关的人证目前都关押在大理寺中。”

    蒋钰将物证呈堂,孙承罡连忙把厚厚的一叠卷宗抱上去,递给兴德帝。

    兴德帝勃然大怒,用力一推,卷宗散了一地。

    他阴沉沉地说“把毛青云带上来。”

    毛青云一上殿,看到殿内沉闷的气愤,兴德帝阴郁的脸色,还有地上那一摊散乱的卷宗,便知道兴德帝这是动了怒。

    毛青云知道自己做的事经不住查,蒋钰铁面无私,人又较真,如今落到他的手里,自己做的这些迟早会查出来。他也不为自己开脱了,免得兴德帝更生气,而是跪在地上就磕头认错“陛下,微臣有罪,微臣一时糊涂,请陛下念在微臣忠心耿耿的份上,饶了微臣这一次。”

    兴德帝起身,走到殿中,指着毛青云的脑门“混账东西,朕如此信任你,将国库交由你掌管,你便是这么欺朕瞒朕的?”

    毛青云连忙摇头“陛下,微臣不敢,微臣,微臣只是被银子迷昏了眼。微臣知道陛下对微臣恩同再造,信任有加,微臣极为感动,只是臣一时鬼迷心窍没禁受得住诱惑。请陛下看在微臣这些年兢兢业业,没耽误过事的份上,饶了微臣这一回吧,微臣知错,以后再也不敢了!”

    一时间,殿内只有他的苦苦哀求声。

    “你还想有以后……”兴德帝脸色铁青,一把甩开了毛青云的手,犹不解气,又对着毛青云的胸口恨恨地踢了一脚。

    毛青云不敢躲,被踢到地上,身体一歪,抬起头就对上了武亲王的视线。毛青云想到了自己这根救命稻草,紧紧盯着武亲王,嘴巴一张一合,无声地吐出四个大字“洛河大捷”。

    毛青云虽然不知道那张纸条上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洛河大捷”还有武亲王对此事的忌惮,都让他意识到这是个大杀器。他心里也隐隐有了猜测,只怕奠定武亲王不世之功的“洛河大捷”另有隐情。

    抓住了武亲王这么大个把柄,毛青云自然要好好利用,用在关键的地方。

    武亲王看懂了毛青云的口型,心里抱着的那丝侥幸也没了。果然被他知道了,虽然不清楚此事是怎么泄露出去的,但当务之急是捂住毛青云的嘴,绝不能让他在殿上将此事捅了出来,否则他苦心筹谋这么久才得到的一切都没了,他自己这辈子不死恐怕也要像老二那样被囚禁终身。

    权衡了利弊,哪怕心里再不甘愿,武亲王还是不得不站出来替毛青云说情“父皇息怒,怄气伤身,父皇为此气坏了身体不值!”

    “是啊,陛下息怒!”其他臣子也站出来劝道。

    兴德帝一拂袖,回到龙椅上,目光厌恶地盯着像一摊烂泥一样跪倒在地的毛青云。

    正欲开口却又听武亲王道“父皇毛尚书这些年一直为国尽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父皇看在过去的情分上,饶了他一次吧!”

    此言一出,大臣们都哗然了,不敢置信地看着武亲王。

    有几个机警的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难怪先前毛青云要指定要武亲王的披风呢,这两人之间恐怕有什么瓜葛渊源,不然这会儿武亲王不会冒着失去圣心的风险站出来替毛青云说话。

    没看往日里跟毛青云关系不错的官员都安静得跟鹌鹑一样吗?

    兴德帝猜到有人可能会替毛青云说情,但他怎么都没料到第一个迫不及待跳出来的竟然是他最看好的儿子。

    兴德帝的怒火更炽,火大地盯着武亲王。

    武亲王不用抬头都能感受到他如有实质的目光,知晓父亲肯定动怒了。但他也没办法,谁让毛青云抓住了他的把柄呢。武亲王也不是没想过指示亲自己的官员出来替毛青云说情。

    可刚才在宫门口,毛青云说了那番话,他才改变了主意,时间短,又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没法去吩咐其他官员配合他,甚至是站出来替他保下毛青云,如今只能自己上了。

    殿内一时有些沉寂,过了许久,还是最看好武亲王,自从武亲王回京之后就与其打得火热的宣平侯站出来道“陛下,武亲王所言甚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毛大人已经知道错了,也愿意将贪污所得的银两悉数交回国库,何不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宣平侯此言差矣,在场诸位,还有各地方官员,哪个不是为国尽忠之辈?尤其是驻守边关的将士,更是辛苦,这一点大哥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若说苦劳功劳就能抵了过错,那以后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学毛尚书,左右有功劳苦劳挡着嘛,犯了法也能脱罪,那这国还是国吗?”

    周嘉荣站出来,先是反驳了武亲王,随后又道,“父皇,毛尚书知法犯法,贪腐侵吞国库银子,监守自盗,其罪不可饶恕,请父皇从严处置,以儆效尤!”

    他这番话有理有据,孟御史站了出来,不卑不亢地说“陛下,荣亲王所言极是。若是有人仗着有功于大齐就可胡作非为,人人效仿,岂不是乱了套,这种事绝不能纵容股息!”

    武亲王拧着眉头,对上孟疯子总没好事,自己若站出来,只怕孟疯子会连同他一起参奏。

    似是看出了他要保毛青云的决心,武亲王的死忠也站出来,变着法子替毛青云说情。

    不过也有许多大臣坚持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毛青云贪污挪用国库银子,数目巨大,影响太坏,当严惩不贷。

    双方各执一词,听起来都挺有道理的,越吵越厉害,不一会儿,朝堂之上就跟吵架的菜市场一样了。

    兴德帝听得头痛,瞥了一眼武亲王,摆手“退朝,此事改日再议,毛青云继续关押到大理寺。蒋钰,你接着查,要把户部的案子好好给朕查清楚了,一个都不许放过,把这些蛀虫都揪出来。”

    蒋钰领了旨,朝会散了,大臣们鱼贯而出,心思各异。

    刚出朝阳殿,一个小太监便走了过来,悄声叫住了武亲王。

    周嘉荣远远地瞥了一眼,心里有数,想必是他们那位好父皇对大哥今日在朝堂上的拆台很不满意,要将他的好大儿叫过来私底下谈谈。

    谈谈就谈谈,他倒是要看看他这位好大哥嘴巴上能说出什么花样来保毛青云!

    武亲王去了勤政殿,兴德帝正在喝茶用点心,若是以往,他肯定会叫他这个好大儿一起坐下尝尝,可今天兴德帝完全没这个兴致。

    吃了点东西,他拿帕子擦了擦嘴,左手撑在膝盖上,这才终于拿正眼瞥了瞥武亲王“说说,为何替毛青云说情,他许了你什么好处,让你敢公然在朝堂上忤逆朕?”

    武亲王连忙磕头否认“父皇,您误会了,没有的事。是……儿臣前阵子跟毛青云喝酒,一时失语,说了些不得体的话,他以此威胁儿臣,儿臣不得已才在朝堂上帮他说话。”

    “哦,你落了什么把柄在他手中。”兴德帝往后,靠在椅背上,慢悠悠地看着他。

    武亲王苦笑道“儿臣……儿臣上次喝醉了酒,一时失语,说,说父皇您最偏疼三弟,儿臣小时候最羡慕的便是三弟,能够一直得到父皇您的喜爱和呵护!”

    “就这个……”兴德帝轻嗤了一声,“看不出来,你一把年纪了还跟弟弟争风吃醋。”

    武亲王声音压低了几分,低落地说“儿臣从小丧母,三弟他们都有母妃呵护,又有父皇的爱重,儿臣曾经确实羡慕极了。不过儿臣如今长大了,亦知道,在父皇心目中,儿臣也是最重要的儿子之一。儿臣一是担心毛青云当堂说了出来,惹人笑话,坏了跟三弟的兄弟情谊,二是觉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为官者或多或少有些毛病,只要不危及大齐的江山社稷,便不是什么大事。毛青云虽说贪了一些,但能力不错,就拿我们去年跟匈奴一战来说,若是换了个死板清廉的户部尚书,确实可能不会贪污银子,但若是他太守规矩,不能及时筹措粮草送到西北,很可能会延误军情。在儿臣看来,贪而有能者比之清廉却不堪大任者强多了。”

    最后一番话似乎有些道理。毛青云纵有千般不好,但有一点确实没错,这些年在户部当差他就没出过大错,办事也非常得力。

    不过毛青云将手伸向国库,贪污银子那么多,这点还是兴德帝不能容忍的。

    他轻哼了一声“你这话是有些道理,但毛青云胆大包天,屡次贪污挪用侵占国库银子,罪不容赦。他的事,你不必提了,若是担心他在大堂之上说出你的糗事大可不必,这等小事,你三弟不会介意的。”

    武亲王明白,朝堂上他替毛青云说话这事算是暂时过去了。

    不过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还有毛青云这个后患呢!

    疲惫地出了宫,武亲王上了马车,回到府上,刚进门,车广远就小跑到他跟前,低声说“大人,宣平侯他们来了,在偏厅等着您。”

    武亲王知道这些人都是为了什么而来,点点头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偏厅中,宣平侯等人见到了武亲王,连忙起身见礼。

    武亲王连忙道“大家不必多礼,请坐。我知道诸位是为何而来,实不相瞒,毛青云向我承诺,若是我愿保他平安,他将全力帮助安大人接手户部。”

    武亲王口中的安大人乃是户部左侍郎安新华,如今毛青云倒下,他将成为户部尚书最有力的竞争者。

    去年,便是安新华负责调配粮草军械,因此跟武亲王一系打交道颇多。等武亲王打了胜仗回京之后,设宴招待感谢安新华,大家渐渐熟络起来,安新华见皇帝对武亲王颇为器重,将其过继到皇后名下,知道皇帝属意武亲王,为了从龙之功,他便悄悄投效了武亲王。

    如今听武亲王说完原因,他很是感动,站起来道“原来如此,臣的事让殿下烦心了。不过若是为了臣,让陛下不悦,反倒不美,殿下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