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章 天下诸侯

    天子东归,困顿于曹阳。

    ...

    冀州。

    邺城。

    沮授对袁绍说道:“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稸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袁将军四世三公,挟天子而令诸侯,厉兵秣马讨伐不臣,何人能挡?

    绍将从其计。

    颍川郭图、淳于琼反对:“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天子说不定就遭遇不测了,秦失其鹿的情势就在眼前,就算迎来了天子,凡是都要请于天子,于自己不利。)

    袁绍犹豫了。

    沮授接着说道:“今迎朝廷,于义为得,于时为宜。若不早定,必有先之者焉。夫权不失几,功不厌速,愿其图之。”还是建议袁绍先把天子迎过来,起码将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郭图淡淡的说道:“岂不闻袁将军昔日事于大将军府乎?天子非大将军之意也!”

    同样的,皇帝也绝非袁绍同意立的,立当今天子可是董卓或者说是董卓当时背后的袁隗,当时为了这事,自己还单骑逃出洛阳,逃到渤海,受韩馥的监控,后来,自己还想另立刘虞,此事,人尽皆知,可以说,郭图的话,深深的说道了袁绍的心眼里了。

    袁绍沉思良久,最终还是放弃了迎天子。

    同时,袁绍也在头疼部下臧洪的反叛...

    ...

    扬州。

    寿春。

    袁术。

    袁术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随着兴平二年春,李傕朝廷向着袁绍集团的善意拉拢,自己的地位越发尴尬起来。

    但随着皇帝一路跌跌撞撞的往东,直至到了曹阳大败,一副汉室已尽的模样之时。

    袁术望着眼前的玉玺,萌生了别的想法。

    东汉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当年汉光武帝亲口承认的:“代汉者,当涂高!”

    《春秋谶》:汉家九百二十岁后,以蒙孙亡,授以承相。代汉者,当涂高也。

    “吾字公路,正应其谶”。袁术喃喃自语。同时,袁术站了起来,望着眼前的地图。

    西起洛阳以东、颍川郡、汝南郡、陈国、沛国南部地区、九江郡、广陵郡大部地区、下邳国南部地区、庐江郡、丹阳郡、吴郡、还有即将要到手的会稽郡和豫章郡。

    “大汉天下,已半入我手!”袁术望着玉玺,眼睛中闪烁着迷醉的光芒。

    于是大会群下,试探着问道:“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何如?”

    众莫敢对。

    主簿阎象硬着头皮说道:“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参分天下,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孰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至殷纣之敝也。”

    袁术嘿然,明白了阎象的意思,于是派人召张范过来。

    范辞疾,遣弟承往应之。

    袁术问张承:“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人之众,欲徼福于齐桓,拟迹于高祖,可乎?”

    张承回答:“在德不在众。苟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云匹夫,霸王可也。若陵僭无度,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

    袁术沉默,内心感叹:“时机未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