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各有心思

    第十二章:中军帐姜伯约设下妙计,压粮路魏子良遭逢打压

    已经入夜,而在此时蜀都北营大帐之中,依旧是灯火通明,照若白昼。

    “将军,此次我军出征,仅两万兵力,虽可诈称五万,但魏军郭淮本军就将近有三万兵士,另外夏侯霸亦有将近三万兵力,以一敌三,末将担心会生变故。”廖化看着桌上的行军地图,开口道。

    姜维摆了摆手道:“元俭有所不知,此次蜀国出兵,非是为了占领魏国土地,而是迎接羌人入蜀。经过费相经营,我蜀国十年休养生息,如今若倾力而为,至少可征发十万大军兵出祁山。但如此一来,将彻底暴露我蜀国之力量,若战事不利亦会大伤我蜀国元气。如今,我蜀国仅派两万精兵入魏,一则便于统帅指挥,随时可战可退,二则羌人者,多反复无义之辈。今被魏国相逼,灭族之祸迫在眉睫不得不降于我蜀国。然日后如羌人在蜀发展壮大,蜀国必生祸乱,是以此次迎羌人入蜀,吾意使羌人为先驱,耗其实力,如此羌人入蜀之后方不敢叛矣。”

    王平道:“将军此言大妙。但如今夏侯霸驻军为翅、郭淮兵围蛾遮塞,此两处均为紧要之地也。将军可有打算?”

    姜维道:“此次出兵,若要全然而返必须要攻下为翅,若为翅操于敌手,则我军接应羌人回程之时为翅之军必断我粮道,届时郭淮再兵出弘农,则我军危矣。是以首战我蜀军就要拿下为翅。”

    “将军所言极是。”廖化指着地图上的为翅道:“可那郭淮与夏侯霸并非浪得虚名之辈,定会察觉为翅乃我蜀军要害之地,魏羌战事一起,那夏侯霸便抢先占领为翅并屯兵在此,尽管消息证实目前夏侯霸仅六千兵士屯住于此。为翅地处要害之地,但靠我这三千先锋军与将军的一万两千中军恐非轻易可以拿下的,战事一旦焦灼,则我蜀军危矣。”

    “元俭所言正是吾所担心的。”姜维叹了一口气,道:“强攻,实不可取。看来唯有出奇兵方可制胜。”

    王平喜道:“将军有何妙计但请讲来!”

    姜维笑道:“子均、元俭此时营帐当中仅我三人,还请直呼我表字即可。”随后指向地图上一处,道:“此地距离蛾遮塞九十里,距离为翅一百一十里,如我军诈做去解蛾遮塞之围而后出奇兵取下为翅,如何?”

    廖化、王平定睛看去,原来姜维所指之处乃是单城。

    廖化赞道:“此计大妙,不过若要现行袭取单城我军运粮部队会延长两百余里,子均须提防魏军断我粮道。”

    王平接道:“粮道之事,吾已有所安排,我将手下偏将、裨将分为四路运粮,第一路行水路为主,从汉水顺流而下,吾会安排精兵护卫粮道。其余三路出栈道后分别行天水、渭南、祁山以做诈运之伍。”

    姜维笑道:“既如此,我等还可安排中军屯粮所需由五日更改为十日,如此便可万无一失矣。”

    三人商议完毕后均哈哈大笑起来,对武侯去世十年之后的首次出征充满信心……

    三日后卯时中,蜀都西苑门外校场之点将台下,旌旗弥补、枪戟如林。点将台上,蜀主刘禅亲自登台拜将,亲自将虎符赐给姜维,这预示着蜀国的姜维时代终于到来了。

    姜维站在点将台之上,眼中略有湿润之感,自其恩师诸葛卧龙逝去之后,其一直都在致力于完成恩师遗愿,兴复汉室、北伐中原。在蹉跎了十年之久以后,这一切终于迈上了正轨。

    姜维长吸了一口气,喝道:“大军出行,必正军规。”

    顿时有传令兵将姜维的话一层层的传递了下去,汉代军中传令多采取此法,传令兵高举令旗,待主将传下一句指令以后,第一位传令兵立刻将手中令旗向下方挥动,并高声重复主将之语,待重复完成之后,令旗归位,待主将下一次训示。其实这是由于古代通讯不便导致的,此法一直延续到清朝初期依旧在使用。是以将军聚将点兵之时,并不是向后世电视剧当中那样主将在点将台上吆五喝六、滔滔不绝,主将所传的命令一般都是短小精悍,这也有便于传令兵重复指令。

    此时整个校场之上,传令兵依次将姜维的话一层层的传递了下去,直到最后一位传令兵手中的令旗挥出再次收回以后,姜维再次喝道:“闻鼓不进者,斩!”

    “闻鼓不进者,斩!”

    “闻鼓不进者,斩!”

    “闻鼓不进者,斩!”……

    传令兵不断的重复着姜维的话语。不过这些,均与魏源没有太大关系了,此时魏源正一手拿着三尖两刃刀另外一手用力的推动着车辕,由于道路不平,路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黄峰骑在马上,意气风发,心中暗自得意自己有着一个好阿父。否则自己这样既不用上战场拼命却又有军功可赚的好事儿怎会轮到自己。有道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而身为后军裨将的黄峰此次所得到的命令就是将押运粮草。黄峰需将粮草先行押运至五城,五城乃潼关之内的第二座关隘。将粮草首先囤积在五城以方便后期调动,乃是姜维等三人提前商议而定的。